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处置幼儿不好的情绪的问与答

   日期:2024-03-27     来源:www.qichewo.com    浏览:591    
文章简介:问: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父亲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外婆外公将他带大的。

问:我儿子两岁了。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父亲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外婆外公将他带大的。平常我上班,由老人携带。儿子一岁之前,还没有看出与别的孩子有哪些特别的,一岁后就明显觉出他很依靠我。譬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外婆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母亲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有时我看不到,外婆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只好将他第三抱起;还有,假如流鼻涕,其他人替他擦,他会很不开心,又急又喊,红着脸携带哭腔要母亲擦,要母亲擦,任何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其他人帮助。

还有一点,孩子日渐大了,脾气愈加急,说话有的音不清,我再重复他的话跟他的原意不同时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有时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可以立刻过去,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常常跟他说,别着急,慢慢跟母亲说,母亲在这里,母亲在这里等等,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样的情况持续好长期了。

近期换成他奶奶看他,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生疏点,只须我在家,根本理不着奶奶,还动不动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奶奶在家给他喂饭,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母亲喂,而且也不好美味了,上蹿下跳。他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我也常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多数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非常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何儿子一见到我就忽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儿子缺少安全感吗?

由于他父亲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期望能尽可能多陪陪儿子。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感觉更不是呀,真是不了解是哪些原因导致儿子目前这种状况,我该如何做呢?期望各位专家和姐妹们给我支想办法呀!谢谢了!

答: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觉得其他人就是自己,会觉得想要叫其他人做的事情其他人就都可以理解,他们还没办法让我们的认识跳源于己的壳去感受其他人,所以他们不认同其他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当遇见他不可以理解的这种不同时,他们就会很生气。这是儿童进步的一个势必的事情,有人也管这一阶段叫做执拗敏锐期,这是儿童以我们的愿望与其他人的愿望进行磨合和奋斗的开始阶段。因为没经验和认识不足,才导致孩子看起来脾气变坏了的状况,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进步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伴随经验的增长,儿童会发现自己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并慢慢认同了其他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还有那样大的脾气了。

至于案例中所描述的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母亲的依恋,是所有工薪族妈妈的孩子的正常状况。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安全感问题中有细致的解答。孩子为了将母亲留在身边,需要赶走其他的人,这是由于在他的经验中,只须奶奶来了,母亲就会离开,所以孩子觉得这个规律是由奶奶来导致的,在母亲和奶奶同时出现的时候,必须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母亲留在身边。在母亲不在时,存活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做为安全依恋对象。因为冲突不再,所以孩子的状况就会看上去最好。

温馨提醒

父母要找资料学习,知道孩子各阶段的进步规律,认识孩子的进步状况,可以分清孩子的什么行为需要泰然处之,什么行为象征了孩子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父母去立刻帮助,如此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置孩子所有些不好的情绪。一个孩子以后会成会哪种人,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关系。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