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的秘密:从领导到顾问的角色转换
妈妈的困惑与顾问式的交流
今天在北京录节目的时候,遇见一位妈妈,她急切地问我:“张老师,你说我这儿子到底是如何了?”我微笑着听她倾诉:“孩子上初中了,就是不喜欢跟我讲话,整天跑出去玩。我只须一说:‘你不准出去!’他连理都不理我,甩门就走了。每次都如此,气死我了,还总嫌我烦,说我喜欢管他。可我是他妈,能不管吗?学坏了找哪个去呀!”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类似的烦恼。其实,与孩子交流的重点在于,爸爸妈妈说话的语气。那些了解与孩子交流的爸爸妈妈,他们遵循一个原则:不当领导,要做顾问。
领导的命令与顾问的建议
假如爸爸妈妈一直用领导的口吻说话:“你应该用功学习!你应该整理房间!你不可以出去玩!你不可以变发型!”如此的话语,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他们的领导者,而孩子只能服从。但,孩子们渴望被当作大人对待,他们期望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因此,这种“领导”式的交流方法,总是会让孩子关上心门。
相反,假如大家换一种语气,譬如:“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找个时间整理房间。”或者:“我提醒你,剪那个发型或许会让老师有建议哦。”如此的建议,就像是一位顾问在提供帮助,既表达了爸爸妈妈的关心,也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妈妈的教训与顾问的提醒
那位妈妈说的状况,其实非常值得大家考虑。如何说话才能不让孩子感到被训斥,同时又能传达大家的想法呢?譬如,把“你不准出去”换成“妈妈提醒你,总出去玩或许会影响到功课哦”,如此的提醒方法,孩子听起来可能就会更容易同意。
所以,聪明的爸爸妈妈要做顾问,而不是做领导。只有如此,大家才能真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实践训练:从领导到顾问的转变
目前,大家来做个小训练,看你能否转变角色,从领导变成顾问。
情景1、读初中的儿子忽然告诉你:“妈妈,我要买双新球鞋。”
领导型父母或许会说:“旧的还能穿,不准买!”
而顾问型父母则会说:“妈妈感觉太快‘移情别恋’不好,建议你先把旧鞋尽其用后再买新鞋吧。”
情景2、下午是女儿的钢琴课,可她忽然说:“我今天不想去弹琴了!”
领导型父母或许会说:“不可以!必须要去!”
而顾问型父母则会说:“是对弹琴厌烦了吗?为何忽然想放钢琴老师的鸽子?建议你今天先上完课,大家再来想想方法怎么样?”
情景3、本来讲好了孩子寒假全家一块去杭州旅游,可临要出发时,孩子却说:“母亲,我不想去杭州,大家去海南吧?”
领导型父母或许会说:“不能!已经定好了的事,不能改!”
而顾问型父母则会说:“你要考虑如此的话,全家人都要因你而改变计划,更糟糕的可能是大家既因票务紧张而去不了海南,同时又浪费了杭州的车票。我建议大家照计划旅游,下次再去海南,行吗?”
通过这类训练,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当顾问不当领导”的交流模式?记住,尊重孩子的感受,以顾问的身份与他们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