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婴幼儿教育的漫长旅途中,爸爸妈妈好似园丁,孩子的成长犹如一株株嫩芽,需要细心的呵护和正确的引导。而好爸爸妈妈总是像水一样,柔软而有力,既能滋润孩子的身心,又能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与之相对的,是那些过于强硬的爸爸妈妈,他们好似山岳,虽然巍峨,却可能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妨碍了他们的自然进步。
给孩子做选择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在亲子关系的处置中,爸爸妈妈常常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直接对孩子说不,还是探寻一种愈加温和的方法来处置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选择,是一种既不失原则又富有弹性的解决方法。
比如,当孩子将鞋子放在床上时,大家可以如此引导:“宝贝,鞋子可以放在床边,或者放在鞋架上,你感觉放在哪儿做合适呢?”如此的提问,不只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而且通过让他们在预设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孩子掌握了权衡利弊,培养了决策能力。
对于睡觉时间,大家可以对年幼的孩子说:“你是想目前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呢?”如此的问法,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控制权的,而不再是被动地同意爸爸妈妈的命令。而对于稍大的孩子,大家可以让他们参与拟定我们的作息时间表,并且对第二天的起床时间负责。
如此的做法,不只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让他们感觉到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饮食方面,大家可以对孩子说:“你是想按时吃饭,还是等到下一次就餐时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大家则可以提出更高的需要:“你是想按时就餐,还是自己去做饭并且把厨房打扫干净?”如此的选择,既考虑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到责任感和劳动的乐趣。
然而,有的爸爸妈妈在实践中或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过于追求所谓的“民主”,频繁地询问孩子:“怎么样,行不可以?”如此的做法总是会致使孩子的不听话心理,由于他们在反复的问答中掌握了怎么样借助父母的焦虑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因此,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提供选择时,需要坚持肯定的原则和底线。当孩子的选择超出了大家所能同意的范围时,大家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选项。”然后,重复大家提供的选择,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需要有耐心,也需要有智慧。大家需要教会孩子怎么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在任何状况下,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好爸爸妈妈就像水一样,既柔和又坚定,既能适应孩子的需要,又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正如古人所说:“教子有方,水润万物而不争。”好爸爸妈妈就像水一样,滋润孩子的成长,而不争高下,不强求一致。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饰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决策者。他们用智慧和爱心,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习,在尝试中成长,最后成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